近日,一段名為《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》的現場演唱視頻在網上熱傳。據悉,演唱者為北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,自稱靈感來自搖滾圈八卦。

最近,又一首「網絡歌曲」在網上爆紅了!但再也不是「老鼠」、「蝴蝶」等通俗產物,恰恰相反,這次是一首「文藝歌曲」。從上月中旬開始,一段名為《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》的現場演唱視頻就在網上被爭相傳誦,幾天功夫,在優酷網的點擊率就已高達30萬,超過2000名「文藝青年」加入了她的豆瓣音樂人頁面,更被各大門戶推到首頁,互聯網便成了推廣「文藝復興」的最佳免費平台。
這段視頻其實很簡單,就是一個女孩抱著吉他,自彈自唱了一首原創民謠,但之所以引起轟動,除了旋律簡單上口,歌詞也寫得實在好玩,圍繞著「大齡文藝女青年應該嫁個怎樣的男人」這個問題,道出了不少文藝圈的真實現狀,讓人聽了噴笑不止。
歌紅了,那個唱歌的女孩自然也逃不過大家的好奇,不少網友開始人肉搜索,查出她是北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,名叫邵夷貝,筆名邵小毛。短短一個月,邵夷貝就意外成了網絡紅人,甚至引來不少「文藝男青年」,給這首歌重新填了詞,然後又拍成視頻放到網上跟她對歌。同時,媒體和唱片公司也開始爭相追逐這位神秘的「文藝女青年」,只是這個低調的小女孩,始終選擇了一種安靜的態度,面對紛擾而至的陌生人。本報記者幾經曲折,終於找到了這位80後女生,對她進行了獨家專訪。這也是她「成名」後接受的第一個採訪。
搖滾迷:高中看演出曾把張楚弄哭 邵夷貝是青島人,讀高中時就是搖滾迷,而且特別迷張楚。有次張楚到青島演出,她和一朋友就天天吃方便麵,攢足兩個月的零用錢去看,「演出完後我們還想跟張楚說話,但被保安攔住,我們就哭著不肯走。」後來,一自稱是張楚哥哥的人就帶她們去跟張楚見面。「當時就是特激動,然後還在張楚面前唱他的歌,結果張楚也跟著我們哭起來。」臨走時,已經是深夜,張楚還給了她們每人一百塊錢,讓她們打車回家,「後來我們就把這一百塊錢放在相框裡紀念。」
高才生:青海文科狀元,北大才女 或許是高中時太迷搖滾,結果當年邵夷貝的高考並不理想。沒想到,復讀一年後的她卻考出了個青海省文科狀元,於是她去了北大讀新聞系。在02年去了北京讀書。四年後,她又被保送至傳媒大學念電視新聞研究生,去年剛畢業,是名副其實的北大才女。
女鼓手:組建過三支樂隊,導過話劇 在北京讀書的幾年裡,邵夷貝如願地成了一名標準的文藝女青年。大二時她就組建了第一支樂隊叫「莎木」,當時她是一名鼓手,在北大裡也小有名氣。但這樂隊在大學畢業後也就慢慢結束了,之後她去了讀研,又與兩個德國學生組了一支「甜蜜蜜」女子樂隊,還是鼓手身份。如今,邵夷貝則在一支叫「藍天幼兒園」的樂隊做主唱。
除了音樂外,邵夷貝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愛好,就是話劇,這也幾乎是所有文藝青年的共同愛好。當初剛進北大時,她就順理成章地考進了學校的劇社,大二時,邵夷貝還導演一部表達女性主義的話劇《她·獨白》,當時在北大也轟動一時。
靈感來自豆瓣上的搖滾圈八卦 邵夷貝是近期才從鼓手轉做歌手,學吉他才三個多月,至今只寫過幾首歌,而網上正流傳的這首《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》,「就是上個月寫的,之前去看了場周雲蓬的演出,被感染了,所以回來後就用他的調調寫了這首歌。」
至於選擇「大齡女文青」這個題材,是因為在豆瓣「月亮小組」上看了很多搖滾圈裡的八卦,有感而發。現在,這首歌還成了「月亮小組」的組歌。邵夷貝說,當時這首歌才剛寫完,「後來,情人節那天去看北大一幫師兄演出,完後在台下聊天,就拿著吉他給朋友唱,其中一個朋友就用手機拍下了。」幾天後,朋友就把視頻放上網,惹得邵夷貝很生氣,不夠一天就被撤下來,但就這一天,這段視頻就已被無數網站和論壇轉載。
到了3月初,這首歌已在網上很火,不少人開始從喜歡這首歌,到喜歡上了邵夷貝。
資料來源 : 網易論壇